何锡辉 | 历史自信:出场逻辑、认知结构及实践指向
点击上方“深大社科学报”可订阅!
历史自信:出场逻辑、认知结构及实践指向
何锡辉,法学博士,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中南大学基地研究员
原载《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4期
摘
要
历史自信作为一种特定的政治话语、范畴,是指中国共产党基于对“四史“及其规律、尤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程和经验的深刻把握而持守并宣示的一种价值态度和实践自觉。历史自信的出场需要从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历史精神相结合、中国共产党取得的百年历史成就、新时代开创第二个百年历史伟业、汲取共产主义运动史上虚无历史教训等维度探讨,其分别构成了坚定历史自信的文化根基、社会基础、现实需要和实践自觉。历史自信的认知结构包含三大层次:第一层次,筑牢以“四史”为根本的历史记忆是坚定历史自信的基本要求;第二层次,把握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根本的历史主线是坚定历史自信的关键要义; 第三层次,增进以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为根本的历史认同是坚定历史自信的旨归所在。三者呈现出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历史自信作为一种基础性的自信,对于强化“四个自信”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向作用,即通过历史自信来强化全党的“四个自信”,从而铸就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基石。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出场逻辑;认知结构;实践指向
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展现了党百年以来所取得的伟大历史成就,彰显了高度的历史自信。实际上,从党史学习教育开始,历史自信话语便频频出现于重要政治场合。2021年11月11日,习近平在十九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强调“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自信,既是对奋斗成就的自信,也是对奋斗精神的自信”[1](P9)。12月24日,习近平强调,经过党史学习教育,“全党历史自觉、历史自信大大增强”[2]。12月27日至28日,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能否继续交出优异答卷,关键在于有没有坚定的历史自信”[3]。如今,历史自信已经不仅作为高频的政治话语存在,而且吸引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衍生了一系列关于历史自信的学术话题。总体而言,学术界关于历史自信的学术话题主要集中于历史自信的发生逻辑、内在要求、重大意义、现实依据等方面,这为本研究铺陈了坚实的基础。进一步的研究需要回答下列问题:历史自信究竟是什么?为什么今天需要如此强调历史自信?历史自信科学内涵是什么?如何认识历史自信?笔者认为历史自信作为一种特定的政治话语、范畴,是指中国共产党基于对“四史“及其规律、尤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程和经验的深刻把握而持守并宣示的一种价值态度和实践自觉。本文围绕如何认识历史自信学术命题展开研究,致力于完整呈现历史自信的出场逻辑、认知结构和实践指向,阐释历史自信是如何作为一种基础性的自信而影响其他几个“自信”。
一、历史自信的出场逻辑
关于党史研究的方法,毛泽东曾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报告中明确指出:“如何研究党史呢?根本的方法马、恩、列、斯已经讲过了,就是全面的历史的方法。我们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当然也要遵照这个方法”[4]。毛泽东将全面的历史的方法概括为“古今中外法”,这也为研究历史自信的出场逻辑提供了方法论。
(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历史精神相结合是坚定历史自信的文化根基
习近平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5]。“两个结合”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经验,也是我们理解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重要视域。以“两个结合”观照坚定历史自信的生成逻辑可见,历史自信从文化根基维度而言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历史精神相结合的产物,其实现了理论与现实、历史与当下的辩证统一。
在马克思主义学说体系中,历史观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对于经济学,而且对于一切历史科学(凡不是自然科学的科学都是历史科学)都是一个具有革命意义的发现”[6]。党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政党,提出坚定历史自信的时代命题,必然要求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中追根溯源。马克思“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7]。恩格斯也指出:“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我们比其他任何一个先前的哲学学派,甚至比黑格尔,都更重视历史”[8]。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留给党最为珍贵的文化遗产就是尊重历史事实,提出应当从物质实践的角度来诠释历史哲学。当今,党强调坚定历史自信正是赓续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文化根基,究其原因在于,历史自信是基于党的百年历史实践而得出的,是唯物的、是历史的,符合唯物史观的逻辑。百年以来,党取得了丰硕的历史成就,推进了中国历史向前发展,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认可,这是对党百年历史实践的客观描述,其反映在意识形态领域就是使全党更加坚定对过往历史的自信,这就是历史自信产生的唯物史观逻辑。
中华民族创造了5000多年的文化,尊重历史、自信历史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钱穆在《中国历史精神》中写道:“在世界上各国家各民族中,中国是一个最爱好最尊重历史的民族”[9](P14)。中国不仅拥有悠久的历史,而且修史、习史、明史是我们传承千年的文化传统。这是因为,“若要认识自己,则该用沉静的理智来看看自己以往的历史”[9](P23)、“一个全不了解自己历史的民族,决不是有大好出路的民族”[9](P23)。由此可见,历史不仅仅是一个时间概念,同时也承载着一个民族的过去。故而,是否坚定历史自信从本质上说就是是否自信一个民族的过去。众所周知,在过去的5000多年里,中华民族创造了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向世界贡献了中华文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高度重视中华民族的悠久文明历史,他们为全党树立了对待中华民族历史的正确态度。毛泽东曾在《祭黄帝文》中写道:“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10]。这既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自信。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更好地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1935年12月27日,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写道:“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11]。为何能作出这样的论断?因为在毛泽东看来,“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已有了将近四千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12]。这就是坚定历史自信的鲜明体现。通过爬梳历史文献我们可以发现,毛泽东在阐释中国抗击日本帝国主义所采取的策略时,从情理交融两个方面号召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持久战。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分析中国抗日战争问题,列出了敌我的优劣对比,他认为抗日战争是一场持久战,但最终的胜利必然是属于中国人民的,这是从“理”的角度进行分析。再之,毛泽东从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谈起,激起人民群众的历史自信,教育人民群众相信正义必将战胜邪恶,这是从“情”的角度进行分析。实际上,这种情理交融正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历史精神相结合的生动体现。尔后,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也都发表了强化历史自信的相关论述。如:“中国人有自信心,自卑没有出路。过去自卑了一个多世纪,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站起来了”[13]“多读读中华民族发展史,可以使我们加深民族感情、增强民族自信心,更加信心百倍地投身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14]等等。
百年以来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为指导,善于从唯物史观的视角看待中国问题,不断推动中国历史的发展进步。而且,党能够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历史精神相结合,使之作用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形成了坚定历史自信的文化逻辑。
(二)中国共产党取得的百年历史成就是坚定历史自信的社会基础
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角度而言,党之所以能够坚定历史自信,归根结底是因为自身所取得的历史成就。回顾过去百年,党带领人民群众实现了三次伟大飞跃,显著提升了人民群众的政治地位和生活水平,开创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新形态,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为坚定历史自信确立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使中国人民彻底摆脱了“落后就要挨打”的命运,这为中国历史的发展进步确立了根本前提。自鸦片战争失败以后,西方列强的侵略接踵而至,使中国逐步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虽然中国人民从未屈服于外来侵略势力,一次次地奋起抗争,但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在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中屡屡失败,西方列强妄图使中国彻底沦为殖民地。于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将反帝反封建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党实现了从弱小到强大、从边缘走向中心的飞跃。历史表明,尽管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异常强大的,但是中国共产党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推翻了“三座大山”,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开启了新的历史篇章。面对中国近代以来“落后就要挨打”的命运,党完成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两大历史任务,这是生成历史自信的根本社会基础。
中国共产党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建构了一套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制度体系。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维护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更好地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党逐步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制度体系。这是因为,新中国的国家性质是社会主义国家,其代表的是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想代表好人民的根本利益,国家必须要以制度的形式予以确立,确保人民当家作主落到实处。历史表明,党领导建立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是扎根于中华大地土壤并充分汲取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智慧和人类政治文明成果的优良制度体系,有利于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有利于有效调节国家政治关系、有利于维护国家的安全、主权和发展利益,保证人民享有更加广泛、更加真实的权利和自由。因此,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人民民主,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15]作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之一。质言之,我们党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的制度体系真正实现了让人民当家作主,这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皆具有重要意义。此举不仅使党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而且还发展了民主政治形态,汇聚起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民生力量,这是坚定历史自信的重要来源。
中国共产党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变迁,不断依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使我国的国家综合实力位居世界前列,人民的生活水平达历史新高。依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迁来正确制定政治主张是党的历史传统。改革开放以后,党依据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决定将发展重心移至经济建设。于是,党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为核心,全面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使社会主义制度焕发出了蓬勃的生机,中国经济也因此获得了迅猛发展,国家综合实力得以大幅度提升。十九大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成就和显著进步出发,将社会主要矛盾确立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党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指导理念,更加重视公平正义,不断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总的来看,经过百年的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不仅位居世界前列,而且人民的生活水平处于历史最高值,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人民更加自信党领导开创的百年历史,这形成了坚定历史自信的群众基础。
(三)新时代开创第二个百年历史伟业是坚定历史自信的现实需要
历史记录着过往的事实,也蕴含着启示未来的智慧。所以,考察坚定历史自信的生成逻辑不仅要从总结过去的维度寻找,也需要从开创未来的维度发现。进一步而言,历史自信出场的时空语境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回顾百年党史和总结历史经验,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智慧。因此,坚定历史自信是适应开创第二个百年历史伟业的现实需求。
坚定历史自信作为中国共产党一种重要的精神品格,事关第二个百年历史伟业能否顺利推进。坚定历史自信是由客观社会实践所决定,并以主观思想意志的形式予以呈现,折射了党对领导社会主义事业高度自信的精神品格。正如习近平所言:“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自信,既是对奋斗成就的自信,也是对奋斗精神的自信”[1](P9)。能否具有强烈的奋斗精神并对此感到高度的历史自信是具有非凡意义的。历史上,党曾几度面临生死存亡,但都没有被困难击垮,而是凭借着英勇顽强的奋斗精神迎难而上、愈挫愈勇。“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史表明,只有具有伟大精神的政党才能领导人民赢得伟大斗争、开创伟大事业”[16]。而今,开创第二个百年历史伟业比第一个百年历史伟业的标准更高、难度更大,必定会面临诸多风险挑战,这就需要全党坚定历史自信,将历史自信作为一种精神品格,坚信党必然能够领导各族人民共创历史伟业,永葆高昂的奋斗精神,确保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
以唯物史观来审视第二个百年历史伟业,我们可以发现,其尚处于摸索实践的状态,这就需要我们坚定历史自信,从党的过往历史中总结建设第二个百年历史伟业的宝贵经验,以更好地服务于当下的实践。百年以来,最为宝贵的经验便是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低组织化的局面,真正将中国人民组织起来,形成了强大的组织力量,这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所以,建设第二个百年历史伟业要求我们继续坚定历史自信,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统筹领导、协调各方的作用,切实做好顶层设计,使建设第二个百年历史伟业有序推进。此外,党的百年历史表明: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根本动力。人民群众在党的正确领导之下,一改过去的被动为主动,形成了创造历史的磅礴动力。故而,建设第二个百年历史伟业亦需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广泛凝结人民群众的智慧,号召人民群众自觉参与到建设历史伟业中来。一言以蔽之,建设第二个百年历史伟业内在地要求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历史智慧,坚定历史自信。
此外,如何规避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潜在风险,也需要我们坚定历史自信。毫无疑问,风险和挑战是建设百年历史伟业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这就需要党坚定历史自信,借鉴历史上党防范化解风险和挑战的经验,学会妥善管控风险,化挑战为机遇,化被动为主动。
(四)汲取共产主义运动史上虚无历史教训是坚定历史自信的实践自觉
以1847年6月2日世界上第一个共产主义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为开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已经开展100多年,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创造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辉煌。不过,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也遭遇到了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等挫折。善于学习历史的中国共产党人十分注重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汲取历史教训。对此,习近平深刻地指出:“苏联为什么解体?苏共为什么垮台?一个重要原因是全面否定苏联历史、苏共历史,否定列宁,否定斯大林,搞历史虚无主义,思想搞乱了,各级党组织几乎没任何作用了,军队都不在党的领导之下了”[17](P19-20)。虚无历史是历史虚无主义的重要表现。它以虚无历史来瓦解本国民众的历史认同,诱导民众对历史产生怀疑、迷茫情绪,最终使民众丧失历史自信。
一旦民众丧失了对本国历史的自信心,危害是极为巨大的。首先,一国的历史与一国的政治制度密不可分。政治制度的演变历来是历史兴替的主角,而每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都离不开本国历史文化的滋养。因此,丧失对本国历史自信的危害首当其冲的是民众开始怀疑、否定本国的政治制度。从古至今,政治制度倘若发生动荡更迭,必然会对社会产生严重的冲击,东欧剧变便是前车之鉴。其次,一国的历史也是一国意识形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若丧失了历史自信则会使“观念的秩序”分崩离析。实质而言,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是历史与现实相融合的产物,深刻记载着一个国家的过去。毋庸置疑,意识形态作为“观念的秩序”,对于提升民众的政治认同和维护国家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现实中一些国家面对“颜色革命”和他国的意识形态输入时,没有很好地把控风险,致使虚无历史、抹黑民族英雄、歪曲重大历史事件的现象频频发生,久而久之,不仅历史自信无从谈起,而且还造成了意识形态领域的混乱。意识形态是建立于一定的社会存在之上的,一旦意识形态领域发生混乱,将严重威胁国家安全。所以,习近平才发出“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18](P12)的警示,这说明坚定历史自信对于维护国家安全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价值。
探析历史虚无的教训,我们还“要从个别问题深入,深入解剖一个麻雀,了解一处地方或一个问题”[19],这样才能准确理解为何要坚定历史自信的问题。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启了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之路,并创造了诸多历史成就。但是,苏联却只存在了69年的时间,最终走向解体。目前,关于苏联解体的原因虽众说纷纭,但将历史虚无主义的泛滥视为苏联解体的重要推力则是一个共识。历史虚无主义在苏联的泛起可以溯源至赫鲁晓夫执政时期,他在苏共二十大即将闭幕时,以对斯大林的“大审判”拉开了苏联历史虚无主义泛滥的序幕。所以,前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成员茹科夫认为“苏共二十大是‘走向分裂的第一步’”[20],此后,苏联甚至公然喊出了“打倒共产党”“打倒苏维埃”的口号,这是极其危险的信号。
勃列日涅夫执政以后,历史虚无主义加速发展,歪曲、丑化苏联历史和政治人物已然发展成为一股强劲的势力。到戈尔巴乔夫时期,则是打开了历史虚无主义的“潘多拉魔盒”。戈尔巴乔夫多次表态要重新评价苏联历史,甚至声称苏联自1929年以来的经验全部是错误的,造成了苏联意识形态领域的混乱。苏联历史虚无主义蔓延的历史教训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启示,即我们必须坚定历史自信,绝不可任由历史虚无主义产生和蔓延;必须坚决对其予以批判,还历史以真面目,引导全党将坚定历史自信作为实践自觉和行动指南。
综上,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表明历史虚无主义与历史自信是背道而驰的。我们不仅要坚决批判历史虚无主义,揭露历史虚无主义的虚假面貌,而且要坚定历史自信,向全党全社会澄明历史真相,坚决捍卫历史英雄,使人们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自觉维护党和国家的根本利益。
二、历史自信的认知结构
强化全党的历史自信是文化、历史、现实与实践的必然,这回答了为何要坚定历史自信的问题。接着,我们还需要回答第二个问题:如何认识历史自信?历史自信的认知结构是由筑牢以“四史”为根本的历史记忆、增进以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为根本的历史认同、把握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根本的历史主线构成,分别指向坚定历史自信的基本要求、关键要义和旨归所在,三者呈现出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
(一)第一层次:筑牢以“四史”为根本的历史记忆是坚定历史自信的基本要求
“只有了解一个国家从哪里来,才能弄懂这个国家今天怎么会是这样而不是那样,也才能搞清楚这个国家未来会往哪里去和不会往哪里去”[21]。一个优秀的政党、一个优秀的民族必然是牢记历史的政党、牢记历史的民族。历史是过往事实的沉淀,也蕴含着启示当下的智慧。只有筑牢历史记忆,掌握基本的历史事实,才能不忘来时路,才能明确未来路。为此,筑牢历史记忆应当以学习历史事实为基础。历史不能容纳谎言,历史也不能长久被欺骗。习近平指出:“历史是写在人民心中的,历史不容抹杀,也是抹杀不了的”[18](P11)。在历史事实面前,一切谎言皆是徒劳,历史绝不容许任何篡改。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沉渣泛起,对党和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历史虚无主义带有强烈的政治意图,其根本目的在于攻击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社会主义前进方向和党的领导。其惯用伎俩是打着还原历史真相、解密历史事实的旗号而篡改历史、歪曲事实、混淆视听。欲亡其国先亡其史。历史虚无主义正是以此为目的而攻击和抹黑党的历史,最终的目标和指向是妄图动摇或否定党的领导。为了揭示历史虚无主义的真实面目,我们应当认真学习党的百年奋斗历史、新中国的建设历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运动的五百年历史,牢牢掌握基本的历史事实。中共中央办公厅于2021年5月印发《关于在全社会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的通知》,旨在加深全社会对历史事实的理解和把握。全社会通过学习历史事实,能够筑牢历史记忆,让历史虚无主义彻底失去生存的土壤。不仅如此,掌握基本的历史事实、筑牢历史记忆还有利于我们回答历史为什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又是如何推进中国历史发展的问题。即是说,只有筑牢历史记忆,我们才能清楚地了解过去走过的路,形成对历史的正确认知和判断。进一步而言,筑牢历史记忆有助于我们真切感悟历史的艰辛与伟大,从而做到尊重历史、铭记历史,而忘却历史则不可能形成正确的历史认知,历史自信更是无从谈起,所以说筑牢历史记忆是坚定历史自信的基本要求。
(二)第二层次:把握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根本的历史主线是坚定历史自信的关键要义
党的百年历史蕴含着一条鲜明的历史主线,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以中华民族5000多年历史、近代180多年历史的“大历史观”来审视党的百年历史可见,中国共产党的所有历史行为都聚焦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012年11月,习近平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说道:“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2](P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奋斗目标,又是百年党史的历史主线。鸦片战争以前,我国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然而,近代以降,古老的农业国在西方工业强国面前不堪一击,自鸦片战争失败以后,我国不断遭受外来侵略,虽然英勇的中国人民一次次奋起抵抗,无奈都以失败告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由此也成为了中国人民最大的历史期盼。所以,中国共产党自觉担当历史使命,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018年12月,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指出:“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22](P215)。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团结领导各族人民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这与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程高度契合,表明党的百年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因此,认识历史自信的科学内涵应当准确把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主线,重点探究中国共产党是如何通过引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来强化百年党史的自信。因为历史自信作为一种主观思想意志,究其根本是由社会实践的发展所导致的。百年以来中国共产党接续奋斗,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民族复兴逐步变为现实,全党的历史自信才逐步坚定。所以,把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主线是坚定全党历史自信的关键所在。
(三)第三层次:增进以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为根本的历史认同是坚定历史自信的旨归所在
筑牢历史记忆、把握历史主线目的在于增进历史认同,这是坚定历史自信的旨归。习近平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还要认真学习党史、国史,知史爱党,知史爱国”[23]。学习历史的目的是要我们从历史中增进情感认同、政治认同和国家认同,达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的现实功效。
首先,增进历史认同体现于情感认同。任何历史都不是苍白的叙事,而是具有强烈的民族情感,凝练了一个民族的苦与难、沧与桑、辉与煌,我们应当从宏大的叙事中真切感悟到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一步步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2014年4月,习近平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发表重要演讲,在介绍中国特点的时候,他分别用中国是有着悠久文明的国家、中国是经历了深重苦难的国家、中国是实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是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的国家5个特点来介绍中国。通过这5个方面的介绍,能够使人们深刻感受到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艰辛历程。因此,增进历史认同内在地要求增进情感认同,使人们对历史产生共鸣,激发人们心中的历史认同感。
其次,增进历史认同体现于政治认同。学习党的百年历史,最为重要的是坚定党的领导。百年党史雄辩地证明,党的领导是中国历史向前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过去,我们依靠党的领导走向了成功,今后,我们必须一如既往地坚持党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历史全过程,发挥党的领导优势,统筹各方力量,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再次,增进历史认同体现于国家认同。中国共产党将一个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新中国,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跨越。现如今,党和国家正朝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迈进,我们有理由为党和国家感到自豪和骄傲。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它忠实记录下每一个国家走过的足迹,也给每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提供启示。历史自信既是由过去的历史实践所决定,同时也是面向未来的。换言之,坚定历史自信不仅需筑牢历史记忆和把握历史主线,还在于从情与理的交融中增进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的历史认同,使全国各族人民以更坚定的意志拥护党的领导,以更高涨的热情投身于国家建设,这是强化全党历史自信的旨归所在。
三、历史自信的实践指向
习近平指出,“同历史对话,我们能够更好认识过去、把握当下、面向未来”[24](P476)。这表明历史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向性。历史自信亦是如此,历史自信作为一种基础性的自信,有利于推动和强化全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顺利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统一思想和汇聚力量。
(一)以历史自信坚定道路自信
历史能够回答我们从哪儿来、到哪儿去的基本问题,对于我们未来向何处去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习近平指出:“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道路是多么不容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22](P58-5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历史实践中逐渐摸索出来的,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因此,强化全党的历史自信实际上也就是强化全党的道路自信,促使全党同志在世界比较视野中坚定道路自信。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曾一度照搬苏联模式来建设国家,这对于一穷二白的新中国而言,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苏联模式采用计划的方式,国家在短期内迅速推进工业化,增强综合国力,不断增强能力抵御外敌入侵,这为新生的人民政权的巩固提供了借鉴。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苏联模式的弊端也渐渐暴露,束缚了国民经济的发展。1978年以后,党中央审时度势决定实施改革开放政策,逐渐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辉煌的历史成就。此外,从国际共产主义发展的视角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秉持了社会主义的一般原则,又结合中国实际加以创新发展。虽然目前国际共产主义遭遇到了挫折,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边却风景独好,让世界见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魅力所在。党的百年历史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如今有充分理由为党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而感到自信。所以,历史自信与道路自信是密不可分的,强化历史自信将有助于全党坚定道路自信,激励全党继续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续写新的历史篇章。
(二)以历史自信内塑理论自信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25]。这高度概括了党的历史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之间的关系。党的百年历史表明,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发展中国。党的百年历史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所创造的辉煌历史,强化全党的历史自信就是强化全党的理论自信。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经历了传入、传播和中国化3个阶段,是中国共产党创造百年辉煌的思想指引。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前,改良主义、资本主义、工团主义等各种思潮粉墨登场,你方唱罢我登场,但都以失败告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实现了政党力量与理论力量的有机结合,使中国革命有了全新的理论指引——马克思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主义革命斗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武装夺取政权”“农村包围城市”“统一战线”等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斗争理论,指引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新中国成立以后,党汲取马克思主义国家建设理论的精髓,再结合中国的实际,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改革开放以后,党按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思想路线推进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大大提升了中国的综合国力,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在此过程中,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相继形成。党的十八大以来,世情、党情、国情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锐意推进“四个全面”和“四个伟大”,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又一次结合,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它指引着新时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此可见,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指引着全党不断向前发展,使中国共产党赢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史实践中,结合中国国情,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即是说,马克思主义指引国家历史实践的发展,历史实践又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因此,强化全党的历史自信就是强化全党的理论自信。
(三)以历史自信强化制度自信
习近平指出:“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17](P4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是一座“飞来峰”,而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换言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经得住历史和人民检验的, 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不是盲目的,而是有充分依据的”[26]。所以,历史自信与制度自信天然地存在着联系,即强化全党的历史自信有利于强化全党的制度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深深植根于中国大地,与历史同进步、与时代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能够高效汇聚全党全国各条战线的资源,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突出优势。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又克服了苏联模式的弊端,善于汲取人类文明的一切进步成果服务于国家治理。简言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延续中国传统国家制度的“母版”,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更不是西方国家制度的“翻版”,而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专政、深得人民拥护的“新版”,是党和人民自己的伟大创造。历史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维护了党和国家的安全稳定,促进了各民族的团结统一,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的事业提供了坚强的制度保障。故而,我们在对历史感到自信的同时,也要深刻洞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保障力量,进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四)以历史自信涵养文化自信
“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和运用”[24](P476)。党的百年历史中形成了很多优良的政党文化,这些政党文化不仅是历史自信的底气,也是文化自信的底气。延安时期,毛泽东撰写了经典的“老三篇”:《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纪念白求恩》。“老三篇”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事业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紧密团结群众,并将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视为最大的价值追求。“老三篇”深刻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早已内化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自觉。通过剖析“老三篇”可以得出,产生于历史实践的政党文化也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强化党的历史自信与强化政党文化自信、强化文化自信一脉相承。此后,党结合不同时代的中心任务,不断塑造新的政党文化,政党文化“承载着中国共产党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凝结着中国共产党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理想信念”[27]。历史自信是对于党的百年历史的一种总体的自信,内涵丰富,涵盖了方方面面。在历史实践中所形成的政党文化属于党的百年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强化党的历史自信包含着政党文化自信。此外,辨析文化自信与政党文化自信的关系可见,二者也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文化自信具有显著的构成性,政党文化自信是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文化自信的范畴更为宽广。故而,通过强化党的历史自信来强化政党文化自信,必然能够强化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强化文化自信的基础在于强化历史自信,强化历史自信又能够巩固文化自信,历史自信与文化自信相辅相成、共同促进。
总之,历史自信高度凝练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一方面,历史自信是由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所决定的,它记录了党如何带领各族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艰辛历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史成就,并回答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基本问题。另一方面,历史自信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凝聚共识、提供智慧、增强信心。而今,我们进入了开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需要继续坚定历史自信,只有对百年党史有着足够的历史自信,才能深深体会到中国共产党的创业之艰和守业之难,才能由衷地拥护党的领导、坚决贯彻党的方针,真正将历史自信内化为价值态度和实践自觉。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埋头苦干、勇毅前行[J].求是,2022,(1).
[2] 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不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 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满怀信心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N].人民日报,2021-12-25(01).
[3]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 增加历史自信增进团结统一增强斗争精神[N].人民日报,2021-12-29(01).
[4] 毛泽东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00.
[5]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3.
[6]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72.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43.
[8] 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 斯大林论宗教和无神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12.
[9] 钱穆.中国历史精神[M].北京:九州出版社,2020.
[10] 萧永义.毛泽东诗词史话[M].上海:东方出版社,2004.197.
[11]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61.
[12]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23.
[13]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26.
[14] 江泽民为《简明中国历史读本》作序 高度重视学习中华民族发展史[N].人民日报,2012-07-31(01).
[15]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5.
[16] 习近平.用好红色资源 赓续红色血脉 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J].求是,2021,(19):4-9.
[17]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 学习出版社,2014.
[18]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系列活动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19] 毛泽东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60.
[20] 李慎明.历史的风——俄罗斯学者论苏联解体和对苏联历史的评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92.
[21] 习近平.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4-04-02(02).
[22] 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
[23] 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8.
[24]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25]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11.
[26] 桑玉成.从自觉到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认知、客观基础与成长空间[J].探索,2019,(3):5-12.
[27] 王韶兴.现代化国家与强大政党建设逻辑[J].中国社会科学,2021,(3):26-45.
欢 迎 关 注 本 微 信 公 众 号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唯一官方微信平台
联系电话:0755-26534976
投稿邮箱:sdxb@szu.edu.cn
官方网站:https://xb.szu.edu.cn
国内统一刊号:CN44—1030/C
版权所有
欢迎个人转发,媒体转载请联系授权
(文中插图未经注明均来自网络)
深大社科学报
延伸阅读